服務條件 |
委托方檢測設備需能正常運行,所使用的空氣壓縮機技術資料保存完整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流程 |
1、依據(jù) AQ2056-2016《金屬非金屬礦山在用空氣壓縮機安全檢驗規(guī)范 第2部分:移動式空氣壓縮機》 2 職責 2.1 檢測員嚴格按標準規(guī)定對在用設備進行檢測,忠實記錄檢測數(shù)據(jù),確保原始記錄準確,然后根據(jù)檢測記錄出具檢驗報告。 2.2 質(zhì)量監(jiān)督員對檢測工作進行監(jiān)督,保證結果準確。 2.3 檢測室主任對報告和檢測記錄進行核查,確認后簽字。 3 儀器設備 空壓機綜合參數(shù)測試儀、開口閃點測定器、數(shù)字轉速表、電子秒表、聲級計、振動測量儀。 4 檢測項目
按照標準規(guī)定進行檢測
序號
檢驗項目
技術要求
項目類型
試驗方法
1
管路連接密封性
4.1.1
C
5.1
2
安全防護
4.1.2
C
3
潤滑油閃點
4 2.1
B
5.2.1
4
潤滑油壓力表
4 2.2
B
5.2.2
5
潤滑油欠壓保護裝置
4 2.3
A
5.2.3
6
潤滑油超溫保護裝置
4 2.4
A
5.2.4
7
冷卻系統(tǒng)
4 3
A
5.3
8
外接儲氣罐安全裝置
4.4.1
A
5.1
9
截止閥及外接儲氣罐壓力釋放裝置
4.4.2
C
10
外接儲氣罐壓力指示儀表
4.4.3
B
11
止回閥
4.4.4
B
12
放空管
4.4.5
C
13
外接儲氣罐溫度
4.4.6
A
14
壓力指示儀表
4.5.1
B
5.5.1
15
排氣壓力
4.5.2. 1
B
5.5.2
16
排氣壓力控制
4.5.2. 2
B
17
末級出口安全閥
4.5.2. 3
B
18
排氣超溫保護裝置
4.5.3
A
5.5.3
19
曲軸箱油溫
4.6
A
5.6
20
運轉狀態(tài)
4.7
C
5.7
21
轉速
4.8
C
5.8
22
容積流量
4.9
C
5.9
23
輸入比功率
4.10
C
5.10
24
輸入電流
4.11
A
5.11
5 檢測方法
5.1密封與防護
采用目測方式檢驗:
(1)空氣壓縮機氣路
(2)對人體有危險的外露運動部件、正常操作中人體易觸及的高溫傷人零部件及管道
5.2 潤滑系統(tǒng)
1、檢查受檢單位提供的潤滑油閃點的有效證明或直接進行檢驗,應符合標準4.2.1的要求
2
3
壓力低于規(guī)定值時停車保護裝置或信 號顯示(報警)裝置的靈敏性,應檢驗3次,每次動作均應正確,應符合標準4.2.3的要求。
4、在被檢驗設備上人為制造模擬故障的條件下,檢驗潤滑油超溫停車保護裝置是否有效,應檢驗 3次,每次動作均應正確,應符合標準4.2.4的要求。
5.3冷卻系統(tǒng)
對水冷式空氣壓縮機,用精確度不劣于±1 ℃的點溫計或接觸式測量儀器測量冷卻水出水溫度。關閉冷卻水進水或在人為制造模擬故障的條件下,空氣壓縮機應能及時停車,應檢驗3次,每次動 作均應正確。對風冷式空氣壓縮機,目測檢查風冷系統(tǒng)工作情況。應符合標準4.3的要求。
5.4外接儲氣罐
1、采用目測方式檢驗4. 4. 1、4. 4. 3、4. 4. 4、4. 4. 5規(guī)定的檢驗內(nèi)容。
2、采用常規(guī)儀器測量壓力釋放裝置和排氣管的管徑,釋壓裝置的釋放壓力可依據(jù)銘牌或其他相關資料確定。
3、用精確度不劣于±1℃的溫度測量儀器測量外接儲氣罐內(nèi)溫度。當無法直接測量外接儲氣罐內(nèi)溫度時,可測量外接儲氣罐金屬外表溫度,作為外接儲氣罐內(nèi)溫度。在被檢驗設備上人為制造模擬故 障的條件下,檢驗超溫保護和報警裝置是否有效,應檢驗3次,每次動作均應正確應符合標準4. 4.6的要求
5.5系統(tǒng)保護要求
1
2
3、在被檢驗設備上人為制造模擬故障的條件下,檢驗排氣超溫保護和報警裝置的靈敏性,應檢驗 3次,每次動作均應正確,應符合標準4.5.3的要求。對于只能由制造單位設定保護和報警參數(shù)的空氣壓縮 機,應查驗其設定的保護和報警參數(shù)
5.6 曲軸箱油溫
用精確度不劣于士 1℃的點溫計或其他有效溫度測量儀器測量曲軸箱內(nèi)的潤滑油溫度,應符合標準4.6的要求。當難以測量曲軸箱內(nèi)的潤滑油溫度時,也可通過測量曲軸箱的表面溫度,取最大值作為曲軸箱油溫檢驗結果。
5.7 運轉狀態(tài)
在所有項目檢驗期間,觀察空氣壓縮機運行時,各運動部件及其他部位是否存在異常響聲和振動, 應符合標準4.7的要求。
5.8轉速
空氣壓縮機的轉速應用精確度不大于士 0.2%或士 2 r/min的轉速測量儀器進行檢驗,在檢驗時, 應以大約相等的時間間隔讀出不少于3次的轉速值,計算其平均轉速作為檢驗結果,應符合標準4.8的 要求。
5.9 容積流量
1、檢驗方法
標準狀態(tài)下的容積流量可按下列方法之一進行檢驗:——按GB/T 15487檢0空氣壓縮機的容積流量;
——采用儲氣罐充填法(風包法)測量空氣壓縮機的容積流量;
——采用流量法測量空氣壓縮機的容積流量。
2、儲氣罐充填法(風包法)測量空氣壓縮機的容積流量
2.1 用充水法或直接測量的方法測量儲氣罐(風包)及相連管路的容積V。
2.2切斷所有用氣設備,在儲氣罐上安裝壓力測量儀器及兩支點溫計測量儲氣罐內(nèi)氣體壓力和溫度
2.3儲氣罐充填法(風包法)測量空氣壓縮機的容積流量測量系統(tǒng)的布置示意圖如圖1所示
2.4空氣壓縮機容積流量的計算方法如下:
a)實際容積流量Qsj:
式中:
QSJ ——實際容積流量(m3/min);
V ——儲氣罐容積(包括閘門3以前排氣管內(nèi)的容積)(m3)
p1
p2
P0
t ——測試開始到測試結束時的充氣時間(s)
b)標準狀態(tài)下的容積流量Q:
式中:
T20——標準狀態(tài)下的絕對溫度,TZ0 =293 K
p ——標準大氣壓,p = 1.0133×105Pa;
p0T0——空氣壓縮機吸氣狀態(tài)下空氣的壓力(Pa)和絕對溫度(K)
3流量法測量空氣壓縮機的容積流量
3.1流量法檢驗的條件
采用流量法測量空氣壓縮機的容積流量時
a)被檢驗的空氣壓縮機的各密封處應無泄漏;
b)調(diào)整壓力調(diào)節(jié)器,將空氣壓縮機末級的排氣壓力調(diào)整到額定值,再測試額定工況下的有關數(shù)據(jù);
c)管道直徑與測量傳感器直徑之比不小于10;
d)測量點位置應選在離進氣口 5倍管徑以上的直線段;
e)測量傳感器插入深度約為2/3半徑進行測量;
f)測量儀器的精確度應達到下列要求:
1)風速不劣于士2.5% ;
2)溫度不劣于士1℃ ;
3)壓力采用不劣于士2.5%的液體壓力計類測量儀器或不劣于3%的其他專用儀器;
4)長度測量器具不劣于士 1 mm。
g)檢驗時
1)空氣壓縮機進氣測量點管道內(nèi)的風速
2)活塞式空氣壓縮機轉速
3)空氣壓縮機入口溫度、壓力
3.2實際容積流量Qsj
實際容積流量應按照下列方法測量:
a)應至少測量6次
C)實際容積流量按式(3)計算:
式中:
Qsj ——實際容積流量(m3/min);
d ——測量位置管道內(nèi)徑(m)
c ——測量得到的實際風速(m/s)
c)標準狀態(tài)下的容積流量Q:
標準狀態(tài)下的容積流量!按式(4)計算
式中:
Q ——標準狀態(tài)下的容積流量(m/min)
p0 ——測量位置的進氣壓力(Pa);
T20——標準狀態(tài)下的絕對溫度
p —— 標準大氣壓
T0 ——進氣量測量位置的絕對溫度(K);
Qsj ——實際容積流量(m3/min)
5.10輸入比功率
1
2
3
4、按式(5)計算輸入比功率q:
式中:
q ——輸入比功率[kW/(m3/min)]
P ——空氣壓縮機組的輸入功率(kW)
Q ——空氣壓縮機實際容積流量(m3/min)。
5.11輸入電流
1
2
3、在檢驗時
6判定規(guī)則
1
應由具備國家規(guī)定資質(zhì)條件的檢測檢驗機構進行檢驗和判定
2、綜合判定原則
2.1檢驗項目分為A類項目(關鍵項)
2.2出現(xiàn)以下情況之一時
a)A類項目中
b)B類項目中
c)C類項目中,出現(xiàn)6項或6項以上不合格
d)B類項目和C類項目的不合格項數(shù)之和大于或等于6項
7 編發(fā)報告
7.1 編寫報告應持客觀、公正
7.2 報告的內(nèi)容
7.2.1 檢驗報告的內(nèi)容包括進行檢測的地點、儀器狀態(tài)
7.2.2 按標準檢測合格的儀器
7.3 檢驗報告按本公司《結果報告管理程序》批準
8 注意事項
8.1 檢驗報告的編制人和進行檢測的人員不能由同一人擔任
8.2 本公司不能在檢驗報告中出現(xiàn)資質(zhì)范圍外的項目、參數(shù)。
9 記錄
9.1 《檢測檢驗委托合同書》
9.2 《礦山在用移動式空氣壓縮機檢測原始記錄》
9.3 《檢驗報告發(fā)放登記表》
9.4 《檢驗報告》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時限 |
7天 |